-
laguan 2008-12-21 22:34:19 | 重庆市 其他专业 | 3664查看 13回答
钢筋算量里,如何划分主次梁, 1,是依据梁宽还是
钢筋算量里,如何划分主次梁, 1,是依据梁宽还是梁高划分主次梁, 2,如果相交梁一个梁高,一个梁宽,应以谁为主梁, 3,如果有主次梁的都要在主梁添加附件箍筋和吊筋,那次梁端头是否要加箍筋和吊筋。
全部回答
(13)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1.主次梁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从力学的角度来说,从荷载的传的路径看,荷载从板到次梁传替到主梁,再从主梁传替到框架柱或剪力墙,再从框架柱或剪力墙到基础.一般来说框架梁是以柱或剪力墙为支座,次梁以框架梁或剪力墙等为支座,因此,它并不是按梁的宽度或高度来定的,而是从受力角度来说的. 2.如果相交梁一个梁高,一个梁宽,应以谁为主梁,这也要根据上面的判断来说,有时,梁高反而是次梁,梁宽的并不一定是主梁,这主要是根据设计者的意图来说,作为其它人员只能从现象来看,一般来说,KL是主梁,L或 LL是次梁. 3.如果有主次梁的都要在主梁添加附件箍筋和吊筋,那次梁端头不一定要加箍筋和吊筋。这要根据图纸要求来说.有时候是没有主次梁之分的,而是互为主次梁的情况,如井字梁,这也要根据设计来说.
2008-12-22 11:25:10
-
1.框架梁在图纸上会标注为KL**或WKL**,次梁则只标注为L.主是判定是否框架梁的直接办法。 2、梁高与梁矮并不是断定主梁次梁的依据,应直接按图纸进行输入。 3、次梁端头正常情况是不加附加箍筋的,除非是图纸有专门规定。
2008-12-22 11:02:40
-
应该 是以支座来划分的
2008-12-22 14:13:33
-
1、主梁是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次梁是以主梁为支座的; 2、如果梁与梁互为支座时,跨度“短”的是主梁,跨度“长”的是次梁; 3、如果有主次梁的相交时,要在主梁上,次梁的两边添加附件箍筋,吊筋要具体看设计图上有没有,次梁是不要加箍筋和吊筋。
2008-12-21 23:50:25
-
补充一句 有时候是没有主次梁之分的 如井字梁
2008-12-22 02:11:17
-
除井字梁外,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两梁相交的梁截面较大的、短跨方向的、配筋较大的都是主梁,
2008-12-22 05:24:47
-
钢筋算量里,如何划分主次梁, 1,是依据梁宽还是梁高划分主次梁, 2,如果相交梁一个梁高,一个梁宽,应以谁为主梁, 3,如果有主次梁的都要在主梁添加附件箍筋和吊筋,那次梁端头是否要加箍筋和吊筋。 回答:根据受力情况,主梁是将次梁和板的荷载传给柱,所以要分清主次梁就要看是谁将荷载传给柱子
2008-12-22 08:11:27
-
1、主梁是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次梁是以主梁为支座的; 2、如果梁与梁互为支座时,跨度“短”的是主梁,跨度“长”的是次梁; 3、两梁相交的梁截面较大的、短跨方向的、配筋较大的是主梁 4、如果有主次梁的相交时,要在主梁上,次梁的两边添加附件箍筋,吊筋要具体看设计图上有没有,次梁是不要加箍筋和吊筋。
2008-12-22 08:12:49
-
钢筋算量里,如何划分主次梁, 1,是依据梁宽还是梁高划分主次梁, 2,如果相交梁一个梁高,一个梁宽,应以谁为主梁, 3,如果有主次梁的都要在主梁添加附件箍筋和吊筋,那次梁端头是否要加箍筋和吊筋。 答:主次梁的区分从力学的角度来说,力从次梁传替到主梁,再从主梁传替到框架柱或剪力墙,它并不是按梁的宽度或高度来定的,一般来说框架梁是以柱或剪力墙为支座,次梁以框架梁或剪力墙等为支座,如果有主次梁的都要在主梁添加附件箍筋和吊筋(根据图纸要求),那次梁端头不要增加箍筋和吊筋。补充说明梁顶标高相同的情况下主梁的标高必须比次梁高或相等。
2008-12-22 08:15:58
-
答: 1、主次梁的划分是以其支座位置为特征来划分的;主梁以框架柱等竖向受力构件为支座,次梁以主梁等水平受力构件为支座,从力学角度讲应为力从板传到次梁传到主梁传到框架柱或剪力墙传到基础的,所以谁是主梁不是以梁的宽度或高度来确定。 2、两梁相交首先以上述标准进行判断谁是主梁。如果梁与梁互为支座时,跨度“短”的是主梁,跨度“长”的是次梁;或者根据梁的配筋情况来判断,一般情况下配筋大的梁是主梁。 3、主次梁相交时,要在主梁上,支座两侧起步5公分添加附加箍筋,吊筋设置要看设计图上有没有明确要求,次梁端头则不需要增加附加箍筋及吊筋。
2008-12-22 09:00:09
-
按照设计图纸标注区分,一般图纸上都标注出来了的。
2008-12-22 09:35:17
还有 2 条答案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