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妮妮 2009-07-20 08:35:29 | 广东省 其他专业 | 3605查看 12回答
主梁与次梁相交的问题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每侧加3个箍筋@50,这个是不是在单构件里面输入,那么我很多条梁,一个个的输很麻烦。该怎么设置
全部回答
(12)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在主次梁相交处,结构应力比较集中,一般需要设置附加箍筋及吊筋。 选中主梁,在主梁的“原位标注”或“梁平法表格”中输入次梁宽度即可算出次梁加筋的量,输入吊筋规格、数量即可得出吊筋的量(附图)。吊筋的锚固长度也可以进行手动设置。 此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关于次梁加筋可以一次设置完成,即在“工程设置”的“计算设置”中第10项“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一栏输入6(当然,这是一般做法,亦可以根据图纸实际设计情况输入),这样在“原位标注”或“梁平法表格”中直接输入次梁宽度时,软件自动生成加筋根数,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附图)。 若两侧的加筋规格不一致,则可在主梁的“原位标注”或“梁平法表格”中分别录入钢筋信息(附图如3A8/3A10)。
2009-07-20 08:45:03
-
比较赞同一楼朋友说的方法,简单明了。只要是在计算设置中直接设置,原先不知道我也走了很多的弯路。
2009-07-20 09:02:56
-
在计算设置里面调整就OK 了
2009-07-20 09:14:22
-
不是在单构件中输入。 首先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中“框架梁、基础主梁”,次梁设计说明需要设置的同时也把“非框架梁、基础次梁”也列入,分别把“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设置为“6”,当你在“次梁宽度”输入的宽度时,次梁加筋自然就会默认“6”或“6/6/6”等等。
2009-07-20 08:37:30
-
可以在主梁的 原位标注里面输入。请看下图
2009-07-20 08:38:17
-
在绘图输入中的原位标注里输入,在平法表格中输入次梁宽度,就可以输入次梁加筋及吊筋了。
2009-07-20 08:38:48
-
在计算设置中设置附加箍筋的个数,一般为6个,在提梁跨时软件会自动识别次梁,并自动计算附加箍筋,如识别为次梁宽度200/250/300,附加箍筋为6/6/6;但软件不能识别与之相交的同类别的梁(如框架梁与框架梁,非框架梁与非框架梁),必须手动添加.
2009-07-20 08:42:49
-
原位标注下面表格里输入。
2009-07-20 08:43:10
-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每侧加3个箍筋@50,这个是不是在单构件里面输入,那么我很多条梁,一个个的输很麻烦。该怎么设置 答:在主梁原位标注--平法表格中输入次梁宽度,加箍筋;就可以了。
2009-07-20 08:43:15
-
给你的建议就是可以在计算设置的梁的位置 有一个可以设置梁附加箍筋的位置你写上6就可以了
2009-07-20 08:48:39
-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每侧加3个箍筋@50,你在工程设置里的计算设置里有个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在那儿去输入需要的数据就可以了.
2009-07-20 08:48:57
-
梁画好后,在提取梁跨时出现的表格中,把次梁宽度输入进去,然后再次梁加筋一次输入就可。如有5根次梁,那就在次梁加筋栏直接输入30A8。加筋的直径不同30A几也就不同。
2009-07-20 09:00:08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