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 2023-09-26 09:00:10 | 河南省 安装结算计价软件GCCP | 289查看 5回答
合同中的这句话是否和国家法律相违背
认质认价部分材料为甲方认为需要认价的材料,由甲方确认质量标准及价格。除认质认价部分材料外,其他材料价格按河南省南阳市信息发布价中的综合价执行。
合同中这句话是否不太恰当,现在结算中,甲方觉得信息价部分材料价太高,要求全部认价。就是他们想给那些材料认价就必须要认价
2023-09-26 09:10:48 补充
关键是合同没有这个认价材料的范围
全部回答
(5)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
首先,合同是履约双方意思的真实体现,签字盖章后即合法有效。
其次,合同约定:认质认价部分材料为甲方认为需要认价的材料,由甲方确认质量标准及价格。除认质认价部分材料外,其他材料价格按河南省南阳市信息发布价中的综合价执行。
结论:甲方做法并无不妥,你做为乙方应尽可能提供对认质认价有利的证据提交给甲方,以免结算遭受损失。
以下摘自某网站,可参考:
对认质认价的审计应分为两个环节,即“该不该认”和“如何认”。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并非所有材料都需要认质认价,大部分材料是由施工单位在招投标环节根据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自主报价并自担风险。需要认质认价的材料仅限于以下范围:一是招标文件中规定以暂定价进入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材料;二是按规定由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的材料因某种原因改为施工单位采购供应的材料;三是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变更后的材料。总的来说,即应由施工单位自主报价并承担相应风险的材料,不可以进行认质认价。而在审计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施工单位在招投标时通过不平衡报价有意降低某种材料的价格(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疏忽所致),以达到中标或其他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又通过要求建设单位认质认价将本该由其自身承担的风险造成的损失予以“弥补”,有时甚至故意引导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对原有材料进行变更从而达到认质认价的目的,使其披上合法的外衣。
鉴于上述原因,在审计过程中,即使面对那些表面看来手续齐全、资料完整、程序完备、价格也与市场行情基本相符的认质认价资料,也必须小心谨慎。要首先对照招标文件及合同的相关条款,分析辨别这些认质认价资料存在的合规性,然后再审核其内容,切莫让认质认价成为施工单位规避风险、谋取不合理利润的不正当手段。(董波)
首次提交 2023-09-26 09:16:15 最近修改2023-09-26 09:21:46 (修改过1次)
-
按合同约定结算,不能为了抠钱而不执行合同约定。
2023-09-26 09:02:53
-
这种合同就没法签,什么叫甲方认为需要认价的材料,这种模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眼。合同评审的时候领导干什么吃的!
2023-09-26 09:05:23
-
按合同约定执行,首先分析合同有哪些是需要认质认价,其它不在范围的可以一律不参与认价,如果不按合同约定来闹到司法也得败诉;不是认为就有用,找相关资料来约束业主;对这些国家都有明确要求
首次提交 2023-09-26 09:06:41 最近修改2023-09-26 09:07:51 (修改过1次)
-
要按合同约定
2023-09-26 09:07:01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