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qq.com 2010-05-30 10:46:17 |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钢筋算量GGJ2013 | 530查看 13回答
锚固问题
大家好,我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很不解,求助: 钢筋梁的箍筋,我看了03G101-1平面表示。每个人算法都有一点差异,包括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软件的。我现在想问下,到底箍筋的长度是怎么计算,锚固是多少。为什么规范都出来了,还有这么多问题呢?
全部回答
(13)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您好,正对你的问题,大家讨论也让我有所收获。 我个人理解,从理论上计算,根据梁、柱的受力主钢筋不一样,每个箍筋的长度都不一样,是因为弯弧直径的大小受主筋的大小来决定。直径20的钢筋跟直径28的钢筋弯弧都不一样。所以理解是就别想得太细。。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截面周长-8*保护层+2*11.9D+8D=截面周长-8*保护层+2*15.9D的解释也是能站得住脚的。 实际现场下料都不是这样下料的,没有下这么长。也就是说现场实际的与预结算的区别所在。 03G101-1上面说的平直长度是10D/75MM取大直。陈春来聪明就聪明在弯弧直径他没有规定,所以搞得大家都对着理解不一样。 文件应该规定下,取一个近视值,让大家统一下,也免得有这么大的争议。
2010-05-31 13:27:46
-
比如构件的尺寸是b*h,保护层厚度是c,那么箍筋的计算公式是2*(b-2c+2d)+2*(h-2c+2d)+(1.9d+max(10d,75)) 1.9d是弧度增加值。 max(10d,75)是砼结构验收规范规定,抗震结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且最低不小于75mm。
2010-05-30 20:54:30
-
11.9d的来源 在计算135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11.9d而不是10d。 11.9d=(是平直段10d)+(量度差1.9d) 那么量度差1.9d是怎么来的呢。 先看下图: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D=2.5d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26 KB, 下载2,491 次) 是这么描述的: “第3.3.4条 一、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变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3倍(见图3.3.3.1);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3.5倍; 二、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Ⅲ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5倍” “第3.3.4条 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 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需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那么L=(b-d-D/2)+x+10d x=135/360*3.14*(D/2+d/2)*2 把x=4.121d代入L, 我们可得L=b+11.87d≈b+11.9d
2010-05-31 15:50:43
-
好,浙江的03定额钢筋计算规则中说明是箍筋长度等于梁柱的外包周长。有没有浙江的03定额计算规则可以导入
2010-05-31 17:14:28
-
箍筋的计算式为: 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2*弯钩+8D 弯钩等于1.9D+(10D,75MM两个值中取大值) 保护层保护的是构件截面边缘至主筋外边的距离,所以最后要加上8D,箍筋内径变外径。
2010-05-30 10:55:33
-
软件就是按规范计算的啊
2010-05-30 11:00:02
-
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但是你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结构设计图纸进行选用。
2010-05-30 11:07:15
-
截面周长-8*保护层+2*11.9D+8D 需要一个过程,慢慢会统一的。
2010-05-30 10:58:56
-
钢筋的计算有误差是正常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是按03G101-1来做的,实际施工中与预算计算的箍筋还是有误差的
2010-05-30 11:27:12
-
在计算钢筋用量,可以按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软件进行计算、 也可以手工近似计算。 下料时,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
2010-05-30 10:56:46
-
我把前面的回答大概看了一下,这个问题还真是太不统一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说要11.9d*2+8d的不是不懂就是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下料时傻子才下那么长呢,我在施工单位和审计单位都干过,实际下料长度确实也有一点差异,但多数的下料长度都是周长-保护层*8+11.9d*2这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作为施工单位尤其是搞钢筋下料的他绝对不会同意让你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我们单位现在都是用周长-保护层*8+11.9d*2+2d计算就是加25.8d一般都会同意的。
2010-05-30 17:14:31
-
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2*弯钩+8D 弯钩等于1.9D+(10D,75MM两个值中取大值),但不抗震的则按6.25D. 保护层保护的是构件截面边缘至主筋外边的距离,所以最后要加上8D,箍筋内径变外径。
2010-05-31 18:24:37
-
你好, 1、首先,《规范》和平法图集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其要求的只是一些构造要求,如:弯弧直径、弯钩平直段长度等等。唯一有明确计算方法的是定额中关于钢筋的说明:按设计图示钢筋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2、实际计算各不相同,是因为有两个条件没有限定。1是弯弧直径的大小(这里貌似规定齐全,但实际操作时问题多多),2是【结果按中轴线度量】和【结果按外皮度量】(这里是大部分预算人员的误区,即大部分人将【过程按外皮度量】和【结果按外皮度量】混为一谈)。 3、如果条件齐全,计算结果是唯一的。
2010-05-30 14:10:05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