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达内 2024-11-22 09:06:16 | 江苏省 审核 | 125查看 3回答
请教老师,关于审计材料调差的问题
举个例子:
1、投标截止前28天甲材料价50元
2、合同约定施工期间甲材料平均价80元
3、但是由于招标人原因导致的延期,延期期间甲材料的平均价为100元
4、招标人承认延期是其责任与施工方无关
5、甲材料的施工全部在延期中
根据条文规定:平均价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延误期间发生的材料价格上涨差额由发包人承担
调整的方式应该是
1、(100-50)*工程量,招标人承担全部价差
2、(100-80)*工程量,施工单位承担合同内的价差,招标人承担延期的价差(就是说施工期间涨价的30元应该施工单位承担)
请教老师,应该按哪种调整?
全部回答
(3)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
首先需要知道合同对于材料调差的约定是怎么约定的 比如合同施工期间的80元 如果施工没有延期 需不需要调差 如果合同约定需要 那就是第一种 如果约定不调 那就是第二种 但是一般材料调差会约定风险范围系数的
2024-11-22 09:09:58
-
标准合同约定的基准期一般都是投标截止前28天,价差调整应以第2种方式
2、(100-80)*工程量,施工单位承担合同内的价差,招标人承担延期的价差(就是说施工期间涨价的30元应该施工单位承担)
2024-11-22 09:11:08
-
施工期间的调差按第一种,
延期期间的调差按第二种。
以一种方法计算不合理。
首次提交 2024-11-22 09:27:40 最近修改2024-11-22 09:28:48 (修改过2次)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