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下载
线下培训
软件教程
智能客服
购买咨询
建筑课堂
答疑解惑
新干线头条
资料下载
企业人才培训
技能大赛
课程讲师入驻
行业媒体入驻
企业招聘入驻
设计专区
施工专区
合作推广
隐私政策
陨石 2024-11-29 15:07:07 | 北京市 土建施工 | 66查看 2回答
jixionglei@163.com
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优秀回答指南》
asfsdfsadfdsf
补充或更正我的问题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全部回答 (2)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大家广联 钻石专家
答题: 189225 被赞: 118535
查收
2024-11-29 15:13:11
nh 钻石专家
答题: 130587 被赞: 27094
查看
2024-11-29 15:27:54
特殊区域施工增加费,景区施工增加费
定额编制,都是综合考虑编制的,相对于一般地区的项目,定额含量及费用,用于实际施工没有问题,但相对于一些特殊区域,有的成本会增加很多。比如: 有的地区,涉及扰民,工程施工中的夜间施工没有了,材料进出场时间受到限制等。 有的地区,涉及保密,如部队,科研单位,对工人及机械设备,进料进出进出场,材料供应商选定等都有较大的限制。 有的地区,较偏远,如旅游区,建筑材料等资源缺少的小县城,或县城以外的山区,城镇等。当地没有的材料采购,大型机械设备租赁或运输,专业工种工作不连续,但无法和其他项目调控,只能窝工等。 我们单位现在在旅游区施工一项目,工程总价不高,但涉及专业较多,从原建筑拆除,到保留原建筑的加固,改造,钢结构,扩建部分的结构,装修,室外配套等。 实际情况,工人我们都是实行班组管理,工人的工资都是按出勤计算。现在都是双向选择,项目选工人的同时,工人也选择项目。本项目情况,中间交叉需要其他专业完成后,才能施工情况较多,有较多的时间不能出工。这时一月计算下来,工人实际出勤率较低。由于此项目是一个山区的旅游区,出行,周边环境都不方便,消费较贵。综合以上情况,虽然我们给工人提高了工资待遇,市区项目130%左右的日工资,工人的月工资还是低于市区可连续上班的项目。有的工人直接就不去,的工人去一段时间就不做了。 材料,由于旅游区,白天不能进材料,所有材料及建筑垃圾(有拆除,垃圾较多)只能夜间进出。包括所有的混凝土浇筑。 机械,由于施工工作量小,机械租赁公司换了好几家,价格也高于市区。停滞时间确实较多。 我记得有一项费用,叫特殊区域施工增加费,但不知道计算方式,计算依据,各位大神,如果是你们施工遇到这样的项目,如何计算此增加费用? 审计单,基本是按定额审核,如果没有特殊依据,只是方案难度很大,现在是找不到依据出处。不能说旅游风景区的泡面十块一个,市区三块,我就直接乘这个倍数。 懂点装修 大神说北京定额里有山区说明,但我找了,只有新建定额不适用于山区项目的说明,没有找到其他说明。求指点
目前建筑行业的改革方向讨论(题有点大)
以下是人个浅见,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一些接触。欢迎大家讨论。就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来说:一、劳务方面:国内工程常见情况:总包----劳务分包-----劳务工人。总包单位通过劳务分包合同,约定承包价格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与工人之间大部分有两种方式进行合作:1、劳务单位直聘工人,直接管理、发工资(小型,常用工人)2、劳务单位与小班组再约定价格(便于计量和承包的工序),分包给小班组,劳务单位通过管理班组进行实施。(项目工程量较大,劳务单位直管工人,成本没法控制情况)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的体现:劳务单位与工人按政府主管部门(建委)的要求,两者签定劳务合同,此劳务合同大部分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有“变通”。变通的原因:(1)工人与劳务单位没有长期劳务合同关系,大部分以项目实施为工期,工人流动性非常大。工人随意性较强。甚至目前还出现了,为抢工而实施的“突击队”,当天结工资。(2)建筑工地的工人工资较高,一般技工在350元/天以上,部分瓦工、木工甚至400以上。(各地可能稍有不同),全国工人流动性较强,工人工资差价越来越小。(而部分地区的定额工对应的市场价格,还没有达到市场水平)。由于现场工人的工资较高,如果按社保要求,进行申报,交纳五险一金等,工人实际工资将下降,工人不愿接受。工人大多数(具体没有统计过,但所接触项目基本都在95%以上吧)只接受现结工资能到多少。这就导致实际劳务合同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合同价格<实际成交价格)(4)工人一进场,一般先由劳务单位先支付部分生活费。劳务合同签定后,办卡、实名制等流程。这会带来几个问题: a、工人流动性较大,办了卡,可能几天工人就走了。如果按月打款,劳务单位的款可能没法索回,但又抵工程款。 b、劳务合同滞后,往往进场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把相关手续办好,而工人已经完成施工工程量,劳务单位可能已给工人垫付了部分工资。c、如果实施过程中,工人与班组长或劳务单位有摩擦,如果清场,则需要立马结工资。(当然,实名制的目的是要求当月结清工资。但实施过程中往往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存在的问题:1、劳务合同流于形式,劳务单位资金压力大。2、总包单位疲于应付检查,往往做资料用于合规化。3、结算时间长,劳务单位实际垫付周期长,劳务资金实际支付不能到位。4、容易产生用工纠纷。改革方向(试行):1、用工长期化,签定正式劳务合同,可以解决部分用工流动性大的问题。项目小的,劳务单位直聘工人还可以实施,但大项目,会太难,对于公司养人成本要求大,工资如果低,很难实施。总包直聘:工人大部分年龄偏大,不愿长期进入,工资长期化,收入相对会低。工人不易接受。装配式是一个方向。但未来应该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蓝领工资会逐步地高起来,职业化。2、工期:现状:大部分都有合同工期要求,由于效率和费用的原因,不管是地产,还是普通公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合同工期远小于定额工期的现象比较常见。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实际竣工延期也比较常见。对于开发单位,往往要求工期尽可能地短,以缩短开发周期。对于国资单位,往往和绩效挂钩,也是压缩工期。造成的后果:压缩工期带来质量和安全的隐患、施工成本增加,后期商务结算扯皮。方向:主管单位、政府方面对工期定额的执行进行严格要求,并能真正地执行下去。法律相对地严格支持不合理工期的条文。3、真正的市场化。目前,很多国资项目仍然依托定额来计价,虽然可以市场指导价进行调整,但结构方面的人工,对于总包来说,很多收入是倒挂的,或者说是赔钱的。只能依靠装修、机电、管理费等方面进行补贴。多年以前的全国资,大锅饭不好,但像目前这种市场化乱像也是隐患频出。如何能合理的工期、合适的造价、人们舒服地工作,创造好的建筑精品,是未来一个探索的方向。大家共勉共议。希望建筑业迎来一个春天。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尊敬的“{{nickname}}”,您好!
答疑解惑——建筑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答疑解惑——建筑业(造价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您的问题已发布您的回答已提交
大多数问题会在7分钟内获得回答,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恭喜获得答题积分奖励,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采纳优质答案,更可获得积分,兑换礼品哦!
高质量答案更易被采纳,获得额外高额积分奖励!
专家榜
数据更新时间 : 2025-04-05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你哟,快来签到吧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