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kice919 2011-08-23 21:08:48 | 广东省 其他专业 | 655查看 7回答
箍筋算法的根数
箍筋的算法一般: (长度-2*保护层)/间距+1 (长度-2*保护层)/间距 (长度-2*起步距离)/间距+1 (长度-2*起步距离)/间距 我有2个疑问,第一个是什么情况下是保护层什么是起步距离呢?这个有严格区分?还是说还查询相关图集。 第二个向上取整加1和向上取整这个区别是因为实际的施工还是说因为什么呢?很难判断啊? 有人能详细的跟我说下嘛?我在线。麻烦您宝贵时间。
全部回答
(7)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长度-2*保护层)/间距+1 (长度-2*保护层)/间距+1,是按规范要求的。
2011-08-23 21:16:17
-
第一个是在基础生根情况下,为(长度-2*起步距离)/间距+1 (长度-2*起步距离)/间距 第一根箍筋放置位置距底部的距离就是起步距离。 第二个向上取整加1和向上取整这个区别是因为实际的施工的原因 具体的,查看一下03J101图集就明白了
2011-08-23 21:33:37
-
(长度-2*保护层)/间距+1.这个计算是正确的.补充一点,正确的叫法除整加1,如果你除以间距,不是整数要取整数再加1.例如:(5600-2*25)/200=27.75个,应该取整数28个再加1等于29个.
2011-08-24 07:05:03
-
你好:(长度-2*起步距离)/间距+1,这是规范要求的做法,施工现场也是按这个要求来做的。不过这种做法用于一种间距要求时很好理解,有加密区时还要综合(分开计算)考虑一下。 箍筋的起步要求是:从支座构件边缘50开始布置。非加密区起步是一个非加密的间距。 没有那种减保护层的做法。
2011-08-24 07:11:19
-
图集规定梁箍筋一般是从制作板50开始加箍筋,这就是起步距
2011-08-24 13:55:38
-
(长度-2*保护层)/间距+1,是对的,是标准的计算方法。
2011-08-24 21:19:58
还有 1 条答案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