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ka 2012-02-05 16:49:49 | 湖北省 钢筋算量GGJ2013 | 686查看 5回答
关于梁的上部通长筋
L8(3A) 350*600 Φ8@100/200(4) 2Φ20+2Φ12 从下往上轴间距是8.1米 3米 8.1米 2.4米 1、可是我用钢筋抽样算出来的Φ12怎么不是通长得呀 被打断成一段一段的,而且第二段还没有Φ12 2、悬挑部分的尺寸是200*400 下部钢筋是2Φ14 原位标注的时候就只用写这两个信息吗? 跨中筋还要不要写?
全部回答
(5)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因为在原为标注输入时没有Φ12,所以Φ12与支座其它负筋搭接了。 你按图纸在原位标注就可以了,软件会自动计算的,因为原位标注优先集中标注。 图纸在原位没有标注12号钢筋,就不要在原来标注,其实图纸的意思就是12号钢筋要与支座的负筋搭接。
2012-02-06 08:57:55
-
你的支座筋是怎么输的?是20的吧? 支座筋是几根20的?你如果想12的钢筋通常算。那你要在支座筋输入:?Φ20+2Φ12.
2012-02-06 10:28:50
-
你这个问题我遇到过,在一根梁被打断后,每一断钢筋都不一样,要输入时钢筋信息不一样了。 我教你: 1、先把有变化的梁打断(有的是截面不同,有的是钢筋不一样,都分别打断) 2、选中其中一根梁,点“属性”将梁名称改一下,在原来的名称后加个后缀,区别一下,如第一段用“-1”第二段用“-2”,第一段梁均如此操作。 3、原来集中标注的“2Φ20+2Φ12”不用改,直接录入,包括“+”号,那是上部通长筋。 4、选中每一段梁,将原位标注信息录入,包括截面不同的地方均作修改。 这样处理就好了,你汇总后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不改名称,你改第一段,其他段会跟着就,还不,将梁跨也要改一样,名称里面的“(3A)”也要改,打断后不存在了。
2012-02-06 11:00:22
-
个人观点:楼上的解释较为合理也很对,学习学习了,谢谢回答。
2012-02-06 09:02:00
-
1.因为你的原位标注的支座筋的输入没有Φ12,计算是以原位标注为主,所以通长筋会断开 2.跨中筋不需要再写。您的悬挑部分处理是正确的 感谢您对服务新干线的支持,希望您及时采纳答案,并祝元宵节快乐!!!
2012-02-06 09:28:27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