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王 2012-10-26 14:14:09 | 河南省 其他专业 | 811查看 1回答
悬挑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施工技术----技术交底
悬挑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施工技术----技术交底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
悬挑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施工技术----技术交底
第1章 施工程序(17m以上部分)
定位测设控制线→搭设底模支承脚手架→拼装底模→柱筋对接,弯曲加工,绑扎箍筋(同时绑扎栏板梁钢筋)→合柱身侧模、顶模→校核柱模空间位置(水平、标高、垂直度)→模板加固,加设支承和斜拉卸荷钢丝绳→再次校核模板空间位置→浇筑柱身混凝土→浇筑栏板梁混凝土。
第2章 测量定位
异形柱(Z6、Z6a、Z7)位于⑤轴,从二层8m位置逐渐开始单向变形,到17m处开始双向变形。柱身截面最大长度为2.836m,相当1层楼高,且在28.538m处为球形网架支承端(图3-15-2)。柱身的北侧是大型倾斜式玻璃幕墙,因此柱身断面变形、竖向标高和侧面垂直度等都必须具备很高的测定精度。
第1节 柱身底模的测设定位
在二层⑤轴以南悬挑平台上测设底模控制线(图3-15-3)。控制线从⑤轴开始计量,东西拉通,分别注明每一条控制线所指定的标高位置,如25m处底模控制线为1850+3127=4977。顶模控制线要根据底模位置和控制线图用水平尺向北反量,测定时必须保证尺身的水平度,如25m处顶模位置应从底模向北反量2.402m。为保证测设精度,在柱身19m、23m和28.538m部位拉钢丝通线(水平方向)进行校核。
第2节 柱身垂直度控制
柱身截面长度大,为防止侧向扭曲变形,必须双向同测同控,即分别在北侧17m屋面上和l2m南侧展览平台上用2台经纬仪同时挑线校正。
第3章 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和木模拼制,柱箍用?48钢管,紧固螺栓为?20钢筋,另加50×100方钢大龙骨。
为保证柱身几何尺寸,控制折线角度的变化,在17m处用50厚木板预拼底角模。从底角模开始,垂直于底角模斜边方向向上用小钢模逐层拼装,在靠柱身两侧变截面位置,根据几何尺寸,用木板拼制小角模封堵严密。柱箍必须垂直于底模方向安装,纵向间距为800~900mm。在柱箍外侧沿柱身长度方向设置3道通长方钢,以增强柱模的整体刚度,沿方钢长度方向每800~900mm设1根穿柱紧固螺栓(图3-15-4)。
模板拼装前放1:1大样进行预拼,侧向预留孔洞。角模位置应精确标注,预拼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式拼制。现场拼装必须由底模开始,从2层平台根据标高分段吊线,找出底模位置,经校核固定后,方可根据底模支设侧模和顶模。
第4章 钢筋工程
主筋连接全部采用套管式轴向挤压接头技术,对接位置必须错开弯折点1400mm。
待底模拼装后,根据底模和保护层厚度确定各排主筋倾斜角度,采用1t倒链双向牵拉,必须从南向北逐排进行弯折。
主筋固定的方法是,将横筋按主筋间距与箍筋点焊牢固,然后将主筋均匀排开,逐根绑牢(图3-l5-5)。
悬挑部分柱子的箍筋采用对接开口套,对接位置要相互错开,对接处采用搭接焊,焊缝长10d(图3-15四1)。
第5章 混凝土工程
l.17m以下柱身混凝土设水平施工缝。在同层框架梁下皮以下100mm,从17m至28.538m不设水平施工缝。柱身一次浇筑成型,柱身与水平侧梁相交时的垂直施工缝设在梁跨中l/3范围内。
由东、少西两侧对称逐根浇筑柱身混凝土,然后由下至上逐层浇筑水平栏板梁。
17m以上柱身混凝土采用吊斗一次浇筑成型,每根柱浇筑时间实用6h。由于落差为10m,超过规范混房要求,因此必须加串管,以防止混凝土离析。另外,由于柱身过长,且呈倾斜状,振捣棒在柱身内不能垂直插入,振捣范围小,所以必须在棒身上绑扎硬木杆,以便于调整棒身方位,增加振捣范围,振捣棒应一次插到底,每次同时插3~4根,然后随混凝土浇筑逐渐拔出(图3-15-6)。
2012-10-26 14:14:09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