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施工方案

    None
我来答 收藏  举报

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补充或更正我的问题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
     

    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机械开槽槽底平整夯实砂砾垫层砂基管道安装井室砌筑、抹面胸腔填土闭水试验回填土夯实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控制及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主管和支管的管线布置、走向及工艺流程和施工安装要求。

    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沿途已有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

    根据管道平面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做好实测数据整理,绘制实测草图。

    进场后对建设单位交接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闭合差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每60米范围内有一个水准点,加密点必须进行闭合平差,水准点的闭合差为20√L,确保加密点的准确,以满足排水管高程、线型控制的精度。

    由于管道中线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因此在不受施工干扰、施测方便、易于保护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中线方向控制桩,采用延长线或导线法,测设附属构筑物位置控制桩,采用交会法或平行线法。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槽底高程的确定,机械开挖后,采用跟机测量,随挖随测,杜绝超挖现象,确保槽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后,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管底高程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每天测量工作开始前,都要进行相邻水准复核测量。

    管道中心由中线控制桩来确定,通过控制桩在管道基础上打出边线,确定管道的铺设位置。

    井室高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管道铺设完毕后,要进行管顶及构筑物的竣工复核测量。

    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

    熟悉图纸,根据设计给定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引临时水准点及控制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证批准后方可进行沟槽开挖。

    工程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沟槽开挖要严格控制挖深及管道中心线,机械开挖留20cm的余量,由人工清槽至设计槽底高程位置,并将里程桩引至槽底。

    严格控制沟槽开挖放坡系数,按设计的放坡系数挖够宽度,开挖时应注意沟槽土质情况,必要时应请驻地监理和甲方及设计代表现场确定放坡系数,以防槽边塌方。

    沟槽开挖的土方直接装车外运,外运地点由业主指定。

    当沟槽开挖遇有地下水时,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时做好沟槽内地下水的排水降水工作,并采取先铺卵石或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地基加固措施;当无地下水时,基础下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

    在沟槽开挖百米左右,土方外运人工清槽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在沟槽内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管道基础:

    工程中管道基础采用砂砾垫层基础。砂基基础施工时,槽底不得有积水、软泥;De600时基底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De1000时基底铺设一层厚度为2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由机械配合人工下管,设专人指挥吊车逐节吊装,吊装管道中心线的控制采用边线法。吊车距沟边至少2m,避免起吊受力时造成沟边坍塌。

    管道在安装前,对管口、直径等进行检查。

    管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槽深度不大时可由人工扛管下槽,槽深大于3m或管径大于公称直径DN400时,可用非金属绳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稳地放在砂砾基础管位上。严禁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抛入槽中。

    稳管前,对基础设计高程和中线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稳管,同时需做好管道安装的高程和中线的测量定线工作。

    因管道接口为胶圈接口,故管道在顶进过程中,不得强行顶进,以防损坏管口,顶进深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有质量问题的管子严禁下槽,安装后的管内底高程符合规范要求。

    承插式连接的承口应逆水流方向,插口应顺水流方向敷设。

    接口的粘接剂必须采用符合硬聚乙烯材质要求的溶剂型粘接剂,该粘接剂应由棺材生产厂配套供应。

    雨季施工采用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若管道安装完毕后发生管材上浮时,应进行管内底高程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

    管道安装结束后,为防止管道因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形使检查井连接部位出现裂缝渗水现象,需复核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形量并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

    1、        选用承插式橡胶圈密封连接工艺,由于管道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缝隙,能消除施工期间温度变形的影响。

    2、        粘接的管道,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以减少施工期间温度变形的影响。

    3、        与检查井连接处设置可伸缩接头。

    道路交叉路口部位的管道采用C20砼满包。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柔性连接。

    沟槽回填:

    1、        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

    2、        从管底基础至管顶0.5m范围内,沿管道、检查井两侧必须采用人工对称、分层压实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管道上浮。

    3、        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做到分层回填、夯实、辗压。

    4、        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带有棱角的硬物体。

    沟槽回填从管顶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中砂粗砂或开挖出的良质土。

    沟槽底必须回填质地良好、含水量适宜的原土,严禁回填垃圾、烂泥、砂砾石,沟槽内不得回填就地取砂石的筛余料,所有回填土根据不同的土质分别采用分层摊平、夯实、压实等方法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呈阶梯形。

    闭水(水压)试验:

    管道敷设完毕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沟槽内无积水,进行管道闭水试验。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

    管道在闭水试验前应提前灌水并浸泡24小时,使接口及管身充分吃水后再进行闭水试验。允许渗漏量应符合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中的要求。

    当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记录,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察结束时,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管道变形检验

    1、        沟槽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在12h24h内应测量管道竖向直径的初始变形量,并计算管道竖向直径初始变形率,其值不得超过管道直径允许变形率的2/3.

    2、        当管道竖向直径初始变形率大于管道直径允许变形率的2/3,,且管道本身尚未损坏时,可按下列程序进行纠正,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a、    挖出管槽回填土至露出85%管道高度,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挖掘;

    b、    检查管道,有损伤的管材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c、    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

    d、    采用合适的回填材料,按要求的密度重新回填密实;

    e、    复核竖向管道至今的初始变形率。

    2012-10-26 15:13:27 

点我,有新答案通知你哦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我要签到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你哟,快来签到吧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