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房站台斜拉雨篷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库房站台斜拉雨篷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我来答 收藏  举报

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补充或更正我的问题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

    库房站台斜拉雨篷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第1章 斜拉索预应力筋和锚具的选用

    第1节 斜拉索预应力筋

    为提高预应力筋的防腐能力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包覆的塑料套管为高密度聚乙烯管壁厚1.0mm以上。为适当减小斜拉束的外径预应力筋束周圈的6根改用6UΦj 12.7,芯部1根仍采用UΦj l5

    第2节 锚具

    原设计采用QM型锚具根据东南大学预应力开发部在处理“系杆拱桥,,预应力钢绞线吊杆滑索事故中所积累的经验若采用常规方法张拉悬挑雨篷的斜拉索因张拉力较小夹片不易跟进夹住钢绞线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滑索各道斜拉索内的预应力设计值难以准确建立。故必须对固定斜拉索的锚具进行特殊改型设计同时制定新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锚具的改型是将原QM15-7型锚具改成锚板加螺母型(4-11-2),锚板由原外径为135mm改成有外螺纹的M115×3,高度仍为60mm。与锚板相配的螺母外径为135mm,同原QM15—7型锚板的外径螺母高度为40mm。为防止夹片松脱另加6mm厚的盖板。因两种直径钢绞线夹片的外形尺寸相同锚孔不需改动张拉时选用不同的夹片即可。

    第2章 边梁和立柱内孔道的设

    1.斜拉索预应力钢绞线拐入雨篷悬臂梁端部边梁内处有30°的拐角该拐入段不应折线急拐弯曲而应呈圆弧状圆滑过渡(5-11-3a)。圆弧状留孔采用波纹管用钢筋支架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移位。

    2.由于改型锚具尺寸有变动张拉端也应按图4-11-3b作相应的处理。

    3.为便于张拉在雨篷板下300mm处边梁的两侧面预留Ф12插筋外露300mm,以便在拆模后用做弯钩勾挂手拉葫芦2台手拉葫芦吊住张拉千斤顶。

    4.立柱上留孔钢管的圆弧和位置须正确保证钢绞线在该处沿圆弧切线方向穿出不能有突弯现象立柱和边梁应等距离留孔以保证斜拉索平行。

    第3章 穿索及预应力张拉

    1.斜拉索的预应力张拉待雨篷和立柱混凝土强度达l00%后进行张拉顺序和有关数据见表4-11-1。、

    2.各斜拉索的钢绞线下料长度如表4-11-1所示每端考虑0.5m的工作长度。为保证下料长度准确正式下料前先试下1穿入孔道后校核计算的下料长度。无粘结钢绞线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

    3.每道斜拉索的7根无粘结预应力筋先在地面上理顺成束, Φj 15钢绞线裹在中间每隔2m1道铁丝后整束穿入。为使同束内的钢绞线受力均匀斜拉索穿入前先扭成麻花状穿入后钢绞线束的圆度好可消除各根钢绞线重力下垂易散开的影响。另外试穿1束注意到钢绞线束在进入立柱和雨篷边梁预留孔口处呈椭圆状挤在一起会影响束的圆度因此穿束时在立柱和边梁入预留孔口处加设长100mmФ63.5×4短钢管7根元粘结钢绞线约束在钢管内强行成圆。

    4.张拉顺序和张拉力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数据和要求确定考虑到预应力筋弯折处的孔道摩擦损失每束实际张拉力在设计值上统一提高10kN

    5.张拉设备按图4-11-4所示进行组装和张拉。顺序为理顺钢绞线→安装锚板(拧入螺母)→装入锚具夹片并敲紧敲平→预紧钢绞线→检查和调整同束中各根钢绞线的松紧程度→装入盖板并拧紧螺丝→割除多余钢绞线→拧人张拉套筒(不少于30mm)→安装撑脚→安装张拉拉杆和千斤顶→张拉→拧进螺母(需要时还可垫入5~10mm厚的半圆形垫片)→拧紧螺母(保证锚具回缩值为1mm)→放松千斤顶并拆除→再次拧紧盖板螺丝→张拉完成。

    6.每座雨篷7道斜拉索在穿束和安装锚具后YC-18型前卡式千斤顶(带特制管形细长的弹簧顶压器)逐根预紧。顺序为先预紧边梁弯折处紧贴下部孔壁的3~4Φj 12.7钢绞线再预紧中间Φj 15,最后预紧剩下的3Φj 12。为减少钢绞线内应力受先后预紧的影响先预紧的3根钢绞线每根预紧力提高20%,后预紧的减小20%。预紧后用手摇钢绞线检查其绷紧程度必要时再作调整补足。

    7.钢绞线预紧后用磨光机割去多余部分的钢绞线(至少应保留25mm)

    8.预应力筋用YC60型千斤顶整束张拉至设计规定的张拉力每道斜拉索用2台千斤顶分别置于两端同时、同步张拉。

    9.张拉程序为:01.05σcon (持荷5min)σcon。考虑到预应力筋经预紧后再张拉初始应力要适当提高一般取0.4~0.5σcon

    10.预应力筋张拉时的理论伸长值(每一端)见表4-11-1。因张拉力很小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很难按现行规范要求控制在-5%~+l0%以内因此张拉力必须控制准确。

    11.第一座雨篷预应力张拉时对雨篷边梁远端处的上抬量用百分表进行了监测张拉靠近立柱根部7束时雨篷为梁远端未上抬。张拉至远端束时两端上抬量分别为3.3mm4.3mm,张拉后检查悬臂梁根部 无裂缝。根据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会同设计人员进行分析认为第一座雨篷张拉力适度可继续张拉其余4座。

    l2.用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人工灌浆水灰比0.4~0.45,灌浆封锚后拆除梁底模。

    库房

    2012-11-02 13:03:17 

点我,有新答案通知你哦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我要签到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你哟,快来签到吧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