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jl3519746 2010-09-20 10:34:04 | 湖北省 钢筋算量GGJ2013 | 5693查看 5回答
关于嵌固部位
图纸说明: 剪力墙加强部位的高度为基顶至11.8m,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为承台面。 关于嵌固部分,国标有什么详细规定(例如箍筋加密等),在软件中该如何操作 求高手解答,求尽量详细,有分数追加,谢谢!问题补充:构件是剪力墙和柱子,钢筋上边有没有什么加密之类的要求,软件中该如何处理?
全部回答
(5)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关于嵌固部分的内容在陈青来教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一书中介绍的很清楚。
2010-09-20 13:29:34
-
1、G101图集的主要编制依据是结构规范,【嵌固部位】一词实际上是出自《高规》和《抗规》,其是个平面位置,作为预算人员一般很难判断其具体位置。 2、如需深刻理解该部位,可参见《高规》和《抗规》相关内容,另外08G101-11图集第73页和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一书也有介绍。 3、嵌固部位的计算,主要是对其上的柱构件的抗剪要求较大,箍筋加密区(同时也是柱纵筋非连接区)为Hn/3(只有基础顶面和嵌固部位有这个要求,基础顶面和嵌固部位不一定在一起,也就是说Hn/3加密可能出现两次)。
2010-09-20 11:21:05
-
嵌固部位,就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从理论上讲,结构下部的嵌固部位应能限制结构上部构件在水平方向的“平动位移”和“转动位移”,并将上部结构的剪力全部传递给下部结构。因此,对作为主体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其整体刚度和承载力应加以控制。 嵌固部位,不是施工人员可以判定的,如(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所示,由具体设计给定,为什么?请看规范规定: 5.1.3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础,且地下室四周回填土为分层夯实时,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5.1.3.1 单层地下室为箱基,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或框剪结构时,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可取箱基的顶部(图5.1.3a); 5.1.3.2 采用箱基的多层地下室及采用筏基的地下室,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或框剪结构的多层地下室,当地下室的层间侧移刚度大于等于上部结构层间侧移刚度的1.5倍时,地下一层结构顶部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图5.1.3b、c),否则认为上部结构嵌固在箱基或筏基的顶部。上部结构为框架或框剪结构,其地下室墙的间距尚应符合表5.1.3的要求; 5.1.3.3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筒或筒中筒结构的地下室,当地下一层结构顶板整体性较好,平面刚度较大且无大洞口,地下室的外墙能承受上部结构通过地下一层顶板传来的水平力或地震作用时,地下一层结构顶部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图5.1.3b、c)。 5.1.4 当考虑上部结构嵌固在箱形基础的顶板上或地下一层结构顶部时,箱基或地下一层结构顶板除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外,其厚度尚不应小于200mm。对框筒或筒中筒结构,箱基或地下一层结构顶板与外墙连接处的截面,尚应符合下列条件(图5.1.4): 非抗震设计 Vf≤0.125fcbftf (5.1.4-1) 抗震设计 VE,f≤(1/γRE)(0.1fcbftf) (5.1.4-2) 式中 fc——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 bc——沿水平力或地震力方向与外墙连接的箱基或地下一层结构顶板 的宽度; tf——箱基或地下一层结构顶板的厚度; Vf——上部结构传来的计算截面处的水平剪力设计值; VE,f——地震效应组合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计算截面处的水平地震剪力 设计值;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
2010-09-20 10:38:23
-
软件会根据你设置的楼层自动计算,一般地下室墙柱以承台为嵌固端,首层以地下室为嵌固端,具体你看图集03G101-1里边框架柱加密详图。
2010-09-20 10:52:27
-
嵌固在平法08G101-11中第73页有相关说明,但还是要以设计为柱,还有,你所说的钢筋计算并没说具体的构件,如何回答。加不加密要以图纸设计为准。嵌固以下的钢筋计算有的很复杂,绘入计算后,要在编辑钢筋里进行修改。柱、剪力墙构件要画入到基础层中,这样软件会自动计算插筋,插筋形式与图纸不同可修改设置,还可以在编辑钢筋里对与图纸不同的进行修改。
2010-09-20 10:39:35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