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梁钢筋相关做法及算量问题

  1. 悬挑梁钢筋相关做法及算量问题

算量

1.1 悬挑梁竖向地震作用问题

对于悬挑梁的纵筋锚固,重点注意提前核实确认是否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由设计明确),考虑竖向地震力时悬挑梁上部下部纵筋锚固为laE;当悬挑梁支座为框架梁的非框架梁时,下部纵筋做法同次梁在主梁内的锚固做法。

关于是否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设计规范要求如下:

《抗规》第5.1.1.4中明确指出: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注释中也明确: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条文说明中指出以上情况为什么需要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研究表明,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力在结构上部是不可忽略的,故要求9度区高层建筑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关于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根据我国大陆和台湾地震的经验,9度和9度以上时,跨度大于18m的屋架、1.5m以上的悬挑阳台和走廊等震害严重甚至倒塌;8度时,跨度大于24m的屋架、2m以上的悬挑阳台和走廊等震害严重。

《高规》中对需要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4.3.2 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2)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3)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4)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条文说明:4.3.2本条除第3款“7度(0.15g)”外,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一致。某一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如该构件带有翼缘,尚应包括翼缘作用。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交角大于15°时,应考虑斜交构件方向的地震作用计算。对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大跨度指跨度大于24m的楼盖结构、跨度大于8m的转换结构、悬挑长度大于2m的悬挑结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应验算其自身及其支承部位结构的竖向地震效应。除了8、9度外,本次修订增加了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时也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放大比较明显。

实际施工时,一般项目只需注意长悬臂结构7度(0.15g)的问题即可,一般设计考虑悬挑跨度超过6米时会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2 受扭悬挑梁底筋锚固问题

对于悬挑梁受扭力时,抗扭的悬挑主梁、次梁需注意底筋按锚固长度施工及计量(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默认为15d),下图为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具体实施时,可以提请设计确认,根据结构梁受扭力的大小及梁底筋配置情况,综合考虑判断梁底筋锚固要求。

施工技术

1.3 悬挑梁面筋锚固问题

纯悬挑梁、悬挑梁与内跨梁存在高差单独锚固在支座内时,图集中做法非常明确。当悬挑梁面筋伸入相邻跨时,图集中并没有明确伸入长度,在具体项目设计时也是考虑不一。

如某项目设计要求:悬挑梁(纯悬挑梁XL除外)支座上部纵筋伸入相邻跨的长度,当未注明时,第一排纵筋应伸入支座相邻跨≥1.2Ln0,且不小于Ln1/3;第二排以下纵筋应伸入支座相邻跨≥1.0Ln0,且不小于Ln1/4;Ln0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Ln1为悬挑支座相邻跨净跨长。

如某项目设计要求:悬挑次梁相邻跨截断点位置应大于等于悬挑长度。

在具体图纸中,应特别注意大跨悬挑梁、相邻跨较小的情况,经常需要将悬挑梁面筋在临跨拉通、图纸中对此问题常有疏漏。

在算量软件中,默认的是悬挑梁面筋伸入锚固la,需注意进行调整。

当悬挑梁位于顶层、或支座为结构梁时,需注意应对梁面锚固区进行附加钢筋加强,以保证锚固区效果。图集中⑦号节点大样表达了设置U型插筋加强,遵循的概念是锚固钢筋的保护层不大于5d、需要设置横向构造钢筋。此外,为确保锚固区效果,也可以参照框架梁/连梁的顶层节点,对屋顶层剪力墙平面内连接时,确认锚固区内设置箍筋进行加强;而且,有些设计还要求顶层的悬挑梁面筋需锚入剪力墙1.6laE,以强化锚固效果。

挑梁

挑梁钢筋

悬挑  建筑行业专业资讯门户-新干线头条

1.4 悬挑梁主筋弯折及截断问题

需注意悬挑梁悬挑跨度与相邻跨梁高hb满足一定关系时,面筋可不在端部弯下。在具体项目图纸说明中,有些对面筋下弯的具体尺寸要求经常与图集有区别。也有一些图纸对于面筋明确,满足一定条件可以直接截断。

算量

注意图集中明确,当梁上部设有第三排钢筋时,其伸出长度应由设计者注明。有些项目设计图纸中明确,对于悬挑梁悬挑长度≥6m,受压钢筋在悬挑长度中间截断一半,但数量不少于箍筋肢数。

悬挑梁端部设置次梁时,也经常有设计图纸要求悬挑梁主筋端部采取如下构造做法,以保证次梁集中力作用下挑梁端部的抗剪承载力。

施工技术 挑梁

对于上述做法,应注意复核算量模型,经常软件默认的结果与要求的做法不一致。

1.5 悬挑梁转角构造问题

当悬挑梁互为转角时,图集中没有相关做法约定。但是,为了保证悬挑梁端部的协同受力,很多设计明确了互为悬挑梁转角构造做法图,注意做法图中有些明确为梁面筋、梁底筋、梁腰筋均按此大样进行转角加强。需注意算量模型的针对性调整。

挑梁钢筋

又如下图案例,明确平面转角梁(指编号为一根梁或两个都是悬臂梁的情况)的构造做法,并要求顶层的上筋锚入墙体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1.6LaE。且梁筋锚固均按抗震锚固进行要求的。

悬挑

建议,当平面转角梁中一根梁为悬挑梁、另一根为次梁时,也建议参照上述做法进行转角加强,以确保转角处协同变形及受力。

1.6 悬挑梁端部附加箍筋问题

对于悬挑梁端部的箍筋加密问题,端部有封边梁/次梁时需要根据计算设置附加钢筋(一般为3道),在算量软件中经常不默认有此工程量,一般需要单独手算此工程量。

建筑行业专业资讯门户-新干线头条 算量

施工技术 挑梁

1.7 悬挑梁面筋拉通问题

悬挑梁与框架梁之间的剪力墙长度小于2倍的钢筋锚固长度时(或设计要求的1.6la+lae时等),可以征求设计意见,将悬挑梁配筋与框架梁配筋改为相同配筋,施工时则可以将悬挑梁与框架梁拉通施工,可节约部分钢筋。

挑梁钢筋

1.8 变截面悬挑梁问题

变截面悬挑梁存在垂直变截面、斜变截面等做法,需要注意垂直变截面部位局部加密箍筋、变截面后梁腰筋布置变化等问题,经常都是需要手动调整计算模型。

更多关于悬挑梁结构构造及施工需考虑的问题,可添加作者微信shigongjishu666再另行探讨。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或拨打我们的投诉专线4000-960-166与我们联系。
0
收藏 1
评论 0
分享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
  • 微信扫一扫
|
反馈
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28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选为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施工技术钢筋优化专家

官方认证权威媒体作者

中建系统超10年科技技术及钢筋优化算量从业经验

已发表0篇文章

推荐关注换一换

头条热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