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垫层变厚,甲方居然不想给费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垫层作为地基与基础结构的过渡层,虽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因其工程量大、材料用量多,极易在造价方面产生争议。基础垫层造价争议往往涉及材料规格、施工工艺、工程量计算等多个环节,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案例背景

某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 8.6 万平方米,包含 6 栋 18 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某建筑工程公司为施工单位,2022 年 3 月签订固定单价施工合同,合同总价 1.26 亿元,其中基础工程部分造价约 1800 万元。

根据设计图纸,基础垫层采用 C15 混凝土,厚度 100mm,总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合同清单中垫层综合单价为 135 元 / 平方米,对应造价 162 万元。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单将部分区域垫层厚度调整为 150mm,且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至 C20。承包人据此提出造价调整申请,涉及金额 98 万元,发包人审核后仅认可 32 万元,双方产生争议,导致垫层施工停滞 28 天,影响了后续基础工程进度。

争议焦点

(一)材料规格变更争议

原设计垫层采用 C15 混凝土,变更后部分区域改为 C20 混凝土。承包人主张按实调整材料价差,提交的采购发票显示 C15 混凝土到场价 380 元 /m³,C20 混凝土到场价 410 元 /m³,价差 30 元 /m³,变更区域垫层体积为 1200m³,应增加费用 3.6 万元。发包人认为合同为固定单价合同,材料规格变更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风险,且投标报价中已包含材料波动准备金,仅同意按 10 元 /m³ 调整,核减 2.4 万元。

(二)厚度调整计价争议

设计变更将 3000 平方米区域垫层厚度从 100mm 增至 150mm,增厚部分体积 450m³。承包人主张按新增工程量计算,套用合同中垫层综合单价 135 元 / 平方米(折合 1350 元 /m³),应增加费用 60.75 万元(450m³×1350 元 /m³)。发包人认为厚度调整属于工程变更,应重新组价,按 C20 混凝土垫层定额组价后综合单价为 1080 元 /m³,仅认可 48.6 万元,核减 12.15 万元。

(三)超挖处理费用争议

施工中发现 2800 平方米区域地基土承载力不足,经监理确认需超挖 300mm 后用级配砂石回填,再浇筑垫层。承包人索赔超挖及回填费用 42 万元,其中级配砂石材料费 28 万元(840m³×333 元 /m³)、机械租赁费 8 万元、人工费 6 万元。发包人认为超挖属于地质勘察未探明的风险,应按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处理,仅同意支付 22 万元,核减 20 万元,理由是级配砂石用量虚高且机械费重复计取。

(四)工程量计算争议

双方对垫层实际施工面积存在分歧,承包人提交的竣工图显示总面积 12600 平方米,较合同清单增加 600 平方米。发包人现场实测后认为实际面积应为 12200 平方米,差异 400 平方米,对应造价 5.4 万元(400×135)。争议焦点在于阳台悬挑部分垫层是否应计入工程量,承包人认为设计图纸包含该部分,发包人则主张按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应予以扣除。

争议解决过程

(一)初步协商与证据交换

2022 年 7 月 5 日,双方召开首次协调会。承包人提交设计变更单、材料验收记录、超挖签证等资料,证明垫层厚度调整、强度升级及超挖处理的必要性,其中监理签字确认的超挖记录显示平均超挖深度 280mm,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发包人审核指出:C20 混凝土用量存在 120m³ 虚增;级配砂石回填未按规定分层夯实,存在质量隐患,应扣减 5 万元质量保证金;阳台悬挑部分垫层确实未在合同清单范围内。协商持续 10 天,仅就材料价差达成部分共识,认可增加费用 1.2 万元,其余争议未解决,垫层施工被迫暂停。

(二)第三方造价咨询评审

8 月 10 日,双方共同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评审。咨询团队核查了以下关键数据:核对混凝土送货单与浇筑记录,确认 C20 混凝土实际用量 1150m³,核减 50m³;现场钻芯取样测得实际垫层厚度平均 145mm,按 140mm 计算增厚体积 420m³;依据地质勘察报告,确认超挖区域属于不可预见地质条件。8 月 30 日出具的评审报告建议:材料价差按 25 元 /m³ 计算增加 2.88 万元;厚度调整按 1200 元 /m³ 计算增加 50.4 万元;超挖处理费用认可 35 万元(核减 7 万元);工程量差异按 12400 平方米计算增加 2.7 万元,合计应增加费用 90.98 万元,较承包人主张的 98 万元核减 7.02 万元。

(三)专家论证与现场核验

9 月 15 日,邀请 2 名结构工程师和 1 名造价专家组成论证组。专家现场核验发现:增厚区域垫层平整度符合要求;超挖回填砂石级配合理,但存在局部压实度不足问题;阳台悬挑部分垫层属于设计必要构造,应计入工程量。专家论证意见明确:材料价差应按实际采购价调整;厚度调整组价应考虑人工降效因素,综合单价按 1250 元 /m³ 计算;超挖费用扣减 3 万元压实度不足罚款;最终建议增加费用 88 万元。

(四)调解协议与施工恢复

9 月 28 日,在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主持下达成和解:发包人于 10 月 15 日前支付 86 万元造价调整款;承包人在 10 日内完成垫层整改并恢复施工;双方约定后续变更按 “先确认单价、后施工” 原则执行。10 月 12 日,发包人提前支付款项,承包人组织 2 台混凝土输送泵、50 名工人进场施工,至 10 月 25 日完成全部垫层施工,比原计划延误 58 天。

新干线头条是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新干线头条上的内容均由在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发布,如您在新干线头条上发现违法或侵权内容,请 【立即反馈】 或拨打我们的投诉专线4000-960-166与我们联系。
2
收藏 1
评论 2
分享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
  • 微信扫一扫
|
反馈
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28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选为热评 (作者)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   {{replyItem.content}}
内容检查中 未能发表
暂时没有回复,收到回复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还有0条回复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内容推荐
更多资讯

头像

步步有态度

已发表36篇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热门问题
Baidu
map